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评定结果近日公布,我市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获评“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彰显了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综合实力。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创建”这一主线,以平湖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具体抓手,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一个个管理规范、创新活跃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正在我市逐步形成。
以专利为主的各类知识产权,一直是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其核心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融资难、融资贵”则是不少创新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痛点,我市通过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利用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盘活”家底,促进专利权、商标权质押担保提质扩面。今年以来,全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3亿元,让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变成了“资产”。
“躺”着的专利能够变成“真金白银”,让闲置的知识产权活跃起来,就能调动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和热情。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常常会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在核心技术上攻关,争取获得更多知识产权。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17件,同比增长38%,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16.72件。
用金融“活水”激发创新动能,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已成为解决企业现实困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解决知识产权变现难问题,需要我们建立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今年我市选出100家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企业,与评估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形成全链条的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和担保补贴等机制,从制度上推动企业“敢质押”、银行“敢贷款”。
让更多企业的“知识产权”变成“资产”,需要我们在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的过程中,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进一步破解目前存在的评估难、人才缺、配套弱等问题,持续盘活知识产权的价值,助力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价值,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