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在强调聚焦主责主业,安排更多的资金和力量投入到不良资产主业经营中去。总体来看,一方面加大主业投入力度,在市场上“合理报价、逢包必竞”,积极收购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主动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2024年,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可能会继续加剧,这将促使市场参与者主动练好内功,提升自身能力,努力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各家机构在竞争中也将不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龙年伊始,不良资产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防范和化解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是今年的工作重心。
市场供给或增加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2%,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考虑到信托业的不良资产以及债券违约和展期规模的增长正在成为不良资产市场另一个供给来源,预计2024年不良资产市场的供给仍将会保持平稳并且有所上升的趋势。
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强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把握好时度效,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此外,强调化解存量地方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因此,市场预计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有望继续保持。
中国信达首席不良资产研究员王洋撰文称,2024年,预计不良资产市场供给将继续增加。一是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改革化险,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二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表内外金融资产开展风险分类,存量业务于2025年底前重新分类,将促进商业银行隐性不良资产显性化;三是房地产及关联行业风险逐步出清,不良贷款生成速度依然较快;四是信托等非银行机构仍处于风险加速释放期,将更多借助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风险。
化解风险为企纾困
面对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供给规模,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将紧抓市场涌现的诸多机会,在收购端积极收购市场推出的不良资产包,在处置端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继续发挥风险化解的独特功能优势,成为助企纾困的主要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信息发现,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在强调聚焦主责主业,安排更多的资金和力量投入到不良资产主业经营中去。总体来看,一方面加大主业投入力度,在市场上“合理报价、逢包必竞”,积极收购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主动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王洋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以“投资商+服务商”双重角色全面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随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政策落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加大再贷款使用规模,积极参与保交楼项目纾困,并通过重整、清算等方式推动高风险房企和项目加快出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省内融资平台债务等方式,帮助化解债务风险。
从不良资产市场诸多机构的工作安排可以看出,今年无论是全国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都将会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面对新的机遇,不良资产经营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市场机构将立足自身优势,专注经营主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竞争中有合作
不良资产供给规模的增长为不良资产经营产业链条上的市场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监管政策的调整优化也为市场机构提供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和更为便利的投资条件。总体来看,不良资产行业在2024年的发展机遇远大于挑战。
随着此轮不良资产新周期的延续,不良资产市场规模的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投资者的结构更趋多元化,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形成“5+2+N+银行系”的市场格局。2024年,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可能会继续加剧,这将促使市场参与者主动练好内功,提升自身能力,努力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各家机构在竞争中也将不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王洋认为,银行业不良资产批转市场竞争仍然激烈,但竞争策略已悄然生变,更加关注风险实质化解而非市场份额争夺。一是不良资产处置中对外转让方式的比例降低,更加关注底层资产价值和流动性。二是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银行改革化险的关键环节,资产管理公司在监管政策支持下,大量采取结构化交易、收购及委托、分期付款等创新处置模式,与银行共同化解风险,而不再是收购后独立处置。三是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收购作为参与问题机构重组重整业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围绕归集特定标的不良债权开展主动收购,并依据对后续重组重整的价值判断作出收购决策。
值得关注的是,在问题机构重组重整中,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角色多元,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各显所长、分享收益、分散风险的模式日益普遍。
王洋认为,2024年,各类机构将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加强行业合作,推动行业赋能,凝聚行业合力,共同促进风险化解,为金融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